0天

聚焦课堂“减负增效”,优化管理“赋能提质”——闽南师大龙文附小2021-2022学年教育教学开放活动(数学专场)

发布时间:2021-10-3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积极贯彻“双减”政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本学期,我校围绕“聚焦课堂‘减负增效’,优化管理‘赋能提质’”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教学开放活动。

10月29日上午,数学专场活动在学校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特邀特级教师、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书记、校长易增加到校传经送宝。

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朱志成、龙文区教育局副局长赖玉洁、龙文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陈珊芬等领导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闽南师大龙文附小副校长黄海燕主持。

开幕式上,龙文区教育局副局长赖玉洁发表讲话。赖副局长指出,为保障“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研究重点,希望与会的教师能向专家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此外,还有来自全区各所小学以及兄弟学校,闽南师大附小、漳州实小高新区分校、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的教师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黄娇玲老师从标准量变化、比较量变化、标准量和比较量都变化这三个层次进行授课,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学生通过抽象,数形结合,逐步建立“倍”的模型,进一步感受倍的意义。

课后,朱志成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易老师充分肯定了黄娇玲老师在《倍的认识》一课中能够重视知识间的沟通,重视知识点的引导,重视知识串的提升,亦提出“大单元教学”、“跨学科综合实践”的指导建议,让教学更具有启发性。同时指出,老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生成,充分让孩子思考、质疑、辩论,让学生在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倍”的数学本质。

易老师结合他在华东六省一市研讨展示课《折线统计图》,就备课思考、教学设计、课堂生成等方面进行解析,为老师们呈现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课。

随后,易老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追求的是‘让问题充满思考’,而不是‘让课堂充满问题’”开展讲座。他指出,“小手常举、小嘴常开、小脸通红”是理想课堂的景色,希望老师们能够进行有问题导向的深度教学,即课前导教、课中导学、课后导评的三三式深度教学。

“一番纵论拨云扉,清泉潺潺涌心间”。易老师的讲座扎实高效,在座各位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几位老师就“双减”政策下的教学实施中存在的疑惑与难题与易校长进行交流。

交流中,龙文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陈珊芬也表示,将会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陈副校长勉励到场的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带着今天的收获,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

闽南师大社会合作处朱志成副处长、田克湟老师全程参与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的最后,朱志成副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提出,此次活动聚焦“减负增效,赋能提质”,旨在引导老师们立足课堂,研究课堂,锤炼课堂,为课堂提质,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他还表示,闽南师范大学将会继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为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自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双减”政策以来,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通过有效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减负增质”的高效课堂教学!


(图/文: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社会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