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双飞 情系西土 ——访青海铝业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经理宋升、青海师大附中教师马青明(采访时间2008.3)
七月,别离一年的牛郎织女终于鹊桥相会,世人沉浸在这对肝肠寸断的恋人相会的甜蜜中时,而在校园,却常常地渗透着另一种淡淡的凄凉。多少对校园恋人在七月,执手挥别,各奔前程,在现实中,爱情和前程常常无奈地矛盾着,于是满怀着理想和斗志选择独自踏上人生的征途。
然而在漳州师范学院87届数学系里,有这样一对恋人,在面对毕业告别时,他们选择了将他们的故事从繁华的市区延续到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无论是琳琅满目的商业中心,还是宁静狭小的西部城市,在他们心中无法改变的是他们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爱情和“南国求学问,北国献青春”的理想。
宋升,马青明,87届数学系同班同学,是一对恩爱夫妻,目前定居于青海省西宁市。宋升任青海铝业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经理﹑党总支书记。马青明任教于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宋升风度翩翩,谈吐儒雅,性格内敛。马老师玲珑精致,秀美可人,谈笑风生,周身散发着大西北的韵味。一见到他们,无论是谁都会感叹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为了“家”字,他们携手来到青海,在他们身上,我们总是很容易地发现一个美满的家庭的种种特质,为他们的幸福所动,但更为动人的是他们这个小家情系着西部、祖国这个大家!
深孚众望 南国求学
1984年,青海省要求在福建引入一批教师,委托漳州师范学院培养,并按照国家规定招生。当时,马青明等六名青海籍的学生来我院与39位福建籍的学生组成了漳州师院史上独树一帜的84青海班。马老师说她的西部情结太浓了,心完全被西部系着,一心回到西部,回到生她育她的地方。在师院的三年中,她也经历了适应东部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困难经历,但在战胜困难得同时,她也收获了知识与坚韧,收获了南方人的温和与细致,收获了忠贞的爱情。她把大西北的爽朗、热情和欢声笑语带给了青海班。马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东西部的巨大差距,默默地坚定了她带领45位青海班学子支边的信念。马老师深情地说:“我的青海情结很浓很浓,所以我一定要回来。青海就像是大西北的白杨树深深的扎在我的心里。”
比翼双飞 情系西土
1987年,青海班45位学子赴青海支边。宋升和马青明被安排在青海省西宁市的工厂子弟学校任教。作为从小生长在南方的宋升而言,初到青海时极不适应那里的气候和饮食习惯:九月的梅雨季节,可以让人浑身长满湿疹;面食为主食,每月仅发放两斤大米;高原反应…..虽然很辛苦,但是在他看来,吃苦的经历是一种财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释放,变得敢闯敢拼,思想得到了解放。”师院严谨的学风使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校期间的厚实基础,让他在工作中表现非常出色。不久他和马青明向厂里申请改行到青海铝业公司并肩奋斗。虽然这和原来的所学的专业完全不对口,但宋升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广阔!师院的青海班学子是个执着的全体,为了理想,不会被一些小困难阻碍,一定会克服它。”宋升在青海铝业有限公司的工作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他能力,所谓能者多劳,不久他将被公司提升为企业文化部经理﹑党总支书记。而在新的岗位上,他依旧用他稳重的作风,深度的思考,成熟的技术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员工的肯定。
2006年,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马青明改行到青海师大附属中学任教。据马老师介绍,八十年代青海的教育尤为落后,经济制约这里的孩子上学读书,他们连一天几毛钱伙食费都交不起。同时,教育观念落后,尊师重教观念也远低于东部地区。因此,即便是在学费书费全免的政策下,还是不能保证这些孩子都去上学。随着青海的经济的发展,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英语的教学成为西部教育的一大问题,但青海的孩子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愿意开口,不愿朗读。过去青海的确相对观念落后,体制落后,分配方式不健全,但正因为如此,西部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而不是抱怨、等待和推卸责任。马老师最动人的是她的积极进取精神,我们无法在这个美丽的女性身上感到任何的畏惧和懦弱。她说,每个人要做推动者,而不是等待者,创造比被动的等待来的更容易实现,这是每一个年轻人,或者说每一个人理应有的一种生活态度!
如今宋升夫妇神采熠熠,家庭美满,生活富足。马老师说两个人最重要的是有相同的价值观,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双方该得到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深厚感情源于相互理解。
师恩难忘:共同的牵挂,共同的心声
在青海,宋升一干就是20年,这20年对于他人生的磨砺和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年中,他的工作领域包囊了资料管理、生产工艺、生产分配、销售、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使他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但他仍说,这20年,他能从事那么多种工作,并且都做出业绩,离不开母校对他扎实基本功的训练,师院青海班的每一位学子的学习能力和毅力都是非凡的,带着师院人的孜孜不倦的干劲,总会力挽狂澜。回首这20年的,他充满感恩,这是他挚爱的一段生命历程,是人生中永恒的财富。
此次84青海班的20年聚会,让宋升和马青明有幸再次回到久别二十年的母校。牵挂已久的母校情结和阔别多年的师长,让他们夫妇主动承担联系仍在青海地区的青海班学子,告诉他们20年母校再相聚的好消息。回首三年的师院生活,对他们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师院的一些老教师,比如康锦堂院长、王天木、林春生等老师。他们为人正直,待人诚恳,淡泊名利,具有知识分子的气节,学识丰富却为人谦虚,令人无比尊敬。这些老师的品格之高尚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上也能体现出来,宋升和马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起求学时代老师对他们学习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照顾,件件往事,感慨良多。
不久他们又要远离母校,他们的事业牵系着西部的发展,他们仍然留在西部,为他们热爱的西部倾心倾力。宋升感言:“我非常感谢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感谢学校老师的教育与指导,让我们把不尽的精力和浇不灭的激情燃烧在青海,到祖国和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一份力量,让我的青春在青海闪耀!”最后他们夫妇俩母校表示了殷切的期待:“希望母校能够继续蓬勃发展,同时希望师弟师妹们能珍惜这段时光多学、多锻炼、多接触社会,最后祝愿老师们能桃李满天下,学生们各个都有所成就!
20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