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

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 ——访泉州九中高三语文教师阴智强(采访时间2010.3)

发布时间:2011-10-2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 ——访泉州九中高三语文教师阴智强(采访时间2010.3)

 

     阴智强,2002年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校期间曾担任中文系宣传部部长、足球系队队长,写得一手好书法,曾多次在院系书法比赛中获奖。现为泉州第九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工作八年,执教过四届高三,曾获得“校优秀班主任”、“十佳书香教师”等荣誉称号。

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时光倒流,回忆那一段青葱岁月.....

    1998年,阴智强老师考进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谈起当时的师院,阴老师用了“朴素”这个词来形容,这里“舒缓的节奏、适宜的天气、安静的环境、和蔼的师长”让阴老师对于大学时代有了更多的憧憬。

    大学四年,在阴老师看来,每一刻都是值得珍惜的。在这一段最美丽的时光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吮知识的甘露,热情四射的挥洒着青春:“两赛”场上淡定的微笑,沉着的大笔一挥便留下令人屏息惊叹的古韵文字;体育场上那个回旋着同阳光一起跳跃,同风儿一起奔跑的身影成为傍晚夕阳下最灵动的剪影;电影院里的光与影交加着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节,影院中弥漫着无限黑暗时却藏匿着那份属于他的第一次组织活动的欣喜与骄傲。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张扬青春的少年,攒着自己的故事站在那个岔路口,他要把他所有的茫然和幻想都归于脚下的平坦,他要开始追寻属于自己的色彩,以浓墨重彩,把生命的热情抒发地更加浪漫动人。这样一个腼腆含蓄的大男生仿佛像春后拔节生长的树苗,顿时鼎立苍天。

    时光握住了笔,记忆陈述了文字,少年的梦想更像放飞的气球开始徐徐上升。先是宣传部的部长再到系足球队的队长,从一个专心于丹青古韵的书香少年再到活跃于社团活动的成熟男人。一步步的跌倒,一次次的进步,一次次卧薪尝胆般的尝试,一回回灰心后的振作。大学四年,自信淡定,充实安定。就是这样简单却不平凡的生活中造就了阴老师这样一位儒雅的学士。

    阴老师坦言,大学四年的生活经历对他而言产生了最大的影响,特别是几次参加“两赛”的经历,让他收获到的是“一份自信和从别人的赞许中寻得的继续向前的力量”,他鼓励我们应该多参加一些活动,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机会从来不等人,更不会等没有准备好的人。”也正是这样,阴老师尽自己所能把握着这样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让他满载着知识的收获,潇洒地走向那块三尺讲台,走向那梦想之境。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阴智强老师便是这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放弃不绝望,让自己的希望生根发芽长成苍天大树。

    离开师院的时候,正是师院有着翻天覆地变化之时,瑞京公寓等大量基建,让阴老师对母校有了更多的期冀,“我见证了新旧交替的师院,沧海桑田,因此有更多的感慨。”带着一份深深地不舍,阴老师走向了他的另一片天地。时间荏苒,留下的是更深的眷念。采访中,阴老师问起了很多学校的事情,言谈间流露出来的尽是对母校的一份怀念,也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让阴老师的母校之行一直没能实现,不过我相信,机会总会有的。师院会像一位慈母,对于走出去的学子们,永远都会心存盼望,心存祝福的。

切切传教育,殷殷倍关情

    日子像念珠一样,一天滑过一天,串成周,串成月,串成那些不变的年轮……

    八年中,阴老师带着一份执着,一份认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为他们插上了只是得羽翼。他们,为了明天选择高飞。而他,却仍然选择留在属于他的那块三尺之地。

    谈起自己所带的的四届高三,讲得更多的还是学生和教学,对于所有的成就却只是轻描淡写,一笑付之。阴老师说最难忘的还是05届高三,这一届,他从高一就陪着走到高三,是倾注了最多情感的一届。02年,刚走出漳州师院的阴老师,刚上任就被安排到一个快班当班主任,问起那时候的心情时,阴老师淡淡地说:“心情还好,当然也有烦心的时候,刚毕业,那时候和他们年龄也只差了七、八岁而已,所以和学生距离比较近,有些问题可能就不那么好处理了。”但是即便如此,阴老师还是很出色的完成了他的工作。05届阴老师所带的那个班级高考上线人数创了学校的新纪录,这足见阴老师的用心与付出。虽然高三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但是阴老师更多却是从那些高三莘莘学子的身上看到了憧憬,看到了成熟。阴老师以一种默默的情怀,倾注着他的情感,浇灌着那群学生对于明日的希望。

    在语文教育工作上,阴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属于自己的教学个性,所谓个性,要求便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华丽婉约,有的放之四海,也有豪放深沉……”,上过阴老师的课,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幽默风趣,一节原本可能流于枯燥的语文课,可是在阴老师这边便显得生动有趣。“一节课要上完整很容易,但是最重要的是要上出风格。”“教无定法,最重要的是有敢于突破的勇气。”知道我们是师范专业的学生,阴老师还不忘鼓励我们在学校“多练练嘴皮子,多动笔”,阴老师对于教育的认识,的确让身为师范生的我们收获颇丰。我们也相信,阴老师所持有的这种教育理念,必将铸就他辉煌的教育事业。

    在与学生的相处问题上,阴老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在阴老师看来,对待学生应该“真正地欣赏你的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八年中的兢兢业业,虽然也曾遇到过许多故意捣蛋的学生,但是不同于“严师出高徒”的棍棒教育,阴老师选择了“用爱去教育”,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努力。”

    八年,人生能有几个八年呢?八年里的默默付出,八年中的声声教诲。八年,用一双脚掌,踏出了一副副长长的印迹,从此生命有了更深切的感动。

平淡如水,宁静致远

    生活就如一杯白开水,平而愈真,淡而愈美,无需太多的颜色挑染,就这样干干净净,平淡而自足,真实而快乐。

    如果让我用一种事物来形容阴老师,我会选择“水”。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却无时不显示他的温和雅致,有水滴石穿的坚持,有细水长流的丰盈,也有水波不惊的从容不迫。

    有人说:“练书法的人都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的确,从阴老师的身上透出的便是一种“水”的气质,平平淡淡,却是实实在在的。出身于教育世家的阴老师,从小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写字是阴老师从小便有的爱好,现在,更是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闲来无事,拿起笔来,临帖或信手写来,自我欣赏,心情也会变得‘天朗气清’。”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卖弄风雅,一切都是这般的自然而然,书法此时俨然已经成为了阴老师的一个习惯。说到书法对于自己最大的影响,阴老师认为书法让他“于喧闹中求得宁静,于浮华中寻得充实”。生活有时候显得太浮躁,或许因为这样,让我们更期盼着可以得到一份宁静。只是宁静的其实不是环境,而是心境。

    当我们提出采访要求的时候,一句朴实的话语:“我太平庸了,没什么让你们采访的。”让我们感动了许久。质朴的话语下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恬淡如水的心境。对于人生,阴老师追求的便是一种宁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阴老师的人生格言,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面对万变人生的气定神闲和人生历练之后的寡欲安然。淡泊宁静之中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淡而愈浓,近而愈远。

    心静如水,方能志存高远。上善若水,便可恩泽万物。阴老师一种“水”的品质,默默地灌溉着那一颗颗渴求的心灵。无需太多赞美的话语,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将被时间记起,装订成一册册最美丽的回忆,永远留在那群孩子的生命里……

后记:别人眼中的阴老师

    因为阴老师工作的地方正是我的母校,所以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采访到阴老师的同事和以前的一些学生,对于阴老师,他们都有许多话说。

    第一次找以前的班主任拿阴老师的联系电话时,班主任便对我的采访表示支持。在班主任眼中,“阴老师是一位敢做敢拼的人,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是个风云人物,字写得很好看,很经常在院系里面获奖,很厉害个人。”“对工作也是认真负责,和学生处得很好。” 作为阴老师大学的同班同学兼现在的同事,班主任对于阴老师的评价也是最由衷的。

    在那些毕业了的学生眼中,阴老师“是个好人”、“阴老师上课很幽默,挺风趣的一个老师”、“阴老师啊,我们更多把他当兄弟看”、“上课很好玩”一个老师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学生的肯定。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足见他们对于阴老师这一路走来的肯定和尊重。

    教泽绵长,桃李满天下,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从他课堂上走出,我们知道多年后的黄昏或是一个有雨的夜晚,站在窗前,一定会有学生想起这位优秀的教师,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会成为人生历程里一本韵味丰富的书。而阴老师还在那里,驻足在生命的山坡上,守望着满山花开,看千帆过尽,看云卷云舒。

《青年之友》第1期2010.3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