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

铸路的人,路在掌中(采访时间2010.3)

发布时间:2011-10-2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铸路的人,路在掌中(采访时间2010.3)

 

     叶森云,漳州平和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95级学生。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处助理,同时也是社联办公室主任。除此之外,他还是芗涛剧社成员,并参加了书画协会和演讲协会,1999年毕业,同年于漳州八中执教至今。现任漳州市初二年语文校际教研组的副组长,教学成绩斐然,其学生郭李毅,2010年以中考总分1006分位居全市公立中学第一,为此,叶老师也被评为“漳州市初中教学先进个人”。2008年9月,叶森云参加“漳州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获得教师组一等奖。2011年参加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

    在嘈杂的马路上,我想着叶森云老师说的话,一路回味,心慢慢静下来,那些对于一名老师的崇敬的心一点一点被触动。让我感动的并不是他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取得斐然成绩,而是他以最真诚的心去诠释教师这份职业。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第一次接触叶老师,是去他家采访他,人如其名,饱满干练的精神,谈笑风生之余透露着一份儒雅。清新自然,身上有着天高云淡的气质。随着访谈进一步深入,才知道这位青年教师,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仅仅三十三岁便斩获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奖牌!叶老师的话语,谈吐清晰自然,偶尔停顿、思索,有的只是坦诚与直白,让你感到一种温度相似的温暖和亲切。

    随着我们的交谈的进一步深入。我对叶老师也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如果说当初选择师范院校是一个意外,那四年后毕业,作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则是对当初的选择的笃定,而此次获奖,则是对叶森云老师的极大肯定。

    在叶老师面前,我看到的是一名人民教师的执着和热情,他的热情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都让我们这些作为师院学子的人流露一份真挚的崇敬,他用最真诚的声音,最真切的热情,去教育学生,从平凡的细节中做不平凡的自己,他坚信自己的信念,用一颗真诚而敏感的心,感知学生世界所需要的真情温暖,与这个世界交流。他说:“知足常乐,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别人,去迎接生活。”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生命可以有不同的姿态,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精彩,如果说伏案十年是叶老师辛苦的见证,那么这次获奖则是他积蓄力量的一次喷薄!

    2010年11月叶老师先参加了漳州市的第一轮教师技能选拔赛,以一等奖的姿态与另一位实验中学的老师代表语文组前去福州参加省赛。2011年1月叶森云老师在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中,从一百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初中组一等奖的第一名!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共囊括四个学段(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三十三个学科。赛事分为四个项目,现场教学设计一课时、多媒体一课时 、片段教学十五分钟以及板书,各自在总成绩里占有不同的百分比。四个项目全都是现场抽签,临场发挥,监考严格。成绩的好坏全都是靠参赛老师的实力。而叶森云老师在四个项目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片段教学和板书上取得全省第一,总评成绩也位居全省第一。

    然而,关于这次比赛,叶老师却甚是谦虚地说,“能获得第一名,多半还是有一点运气在里头的。能够去参赛的,绝对都是实力和竞争力比较强的,可能是我现场发挥比较好吧。”不过,叶老师也说了,虽然身任漳州市初二年语文校际教研组的副组长,平时有一些校际的交流,但是走出漳州市去与其他县市的老师交流比赛却还是第一次。

    我想能够取得全省第一的成绩,如果没有叶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极高的语文素养,谈何容易呢?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叶森云老师吧!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轨规律的阴差阳错。而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对于青春而言,大学便是最为珍贵的一枚记忆。或许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地领悟了快乐幸福的来处。

    说到大学,叶老师神采飞扬,尽管已经毕业了十二年,可是一回首提及,时光停留,永不逝去,在师院四年的大学经历宛若昨日,不曾消逝。当年叶森云老师到大学后,因为青春年少,所以可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叶老师铆着一股劲儿,把大学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叶老师在校期间,在学生处担任学生处助理,除此之外,他还是芗涛剧社成员,同时也是社联办公室主任,此外,叶老师还参加了书画协会和演讲协会。可谓是能者多劳,才艺斐然。特别是芗涛剧社的话剧表演,叶森云老师从大一到大四四年全都坚守在校园舞台上。1997年师院“两赛”中叶森云老师获得戏剧表演一等奖。在校期间,叶森云老师累计参加了十四次演出,其中参演的剧目有小品《平衡》、《搅和》、《真假难辨》以及大型话剧《少年热线》。其中与其搭档谢爱玉老师等人合作的话剧《少年热线》,还到过长泰、平和等地为中学生演出。

    由于叶老师长期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练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1998年叶森云老师被校语委评为推普积极分子。话剧表演锻炼了叶森云老师口头表达能力,对后来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叶森云老师认为,大学是培养能力的场所和平台。作为一名师范生,单有内才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名教师还需要外才。而大学里最能锻炼外才的地方,就是社团了。从自己兴趣的地方入手,让自己的才能在这些社团里得到锻炼和成长。

    当我提到叶老师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时,叶老师思索了一会说,也谈不上什么建议,只是从过来人的身份,有一些经验教训吧。当然首要的是,专业知识要精,要务实。大学四年是十分宝贵的,可以获得很多知识,不要虚掷大学四年。趁大学多读点书,学点东西。这对以后进入社会都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我们要成为教师的,如果自己的专业不精,又怎能教书育人呢?与此同时,应该尽量多参加社团活动。尤其是作为师范类学生,以后要为人师表,本身就需要有较高的素养和较强的能力。叶老师举例自己熟悉的语文科目,他说语文包括交流、沟通、感悟社会能力等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无法单纯只从课本上获得,想要进一步的成长,需要自己多参加社团,多一些锻炼和培养。像这次福建省教师技能大赛赛事,叶老师在片段教学中正是因为以朗诵开头,给评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跟当年参加话剧表演不无关系啊。

    烟尘滚滚,一路行来,潮起潮落。在这段傲然的时光里,青春奔腾。他不只做梦,还努力地筑梦。这段大学岁月谱成了叶森云老师最难忘的记忆。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教师的神圣所在便是引导和帮助这些后进生!”         ——叶森云

    我想,一个人可能会遇到无数个老师,可是一定会有一个老师,他的执着,他的耐心,令你没齿难忘,而让叶老师教过的学生,我想他一定就他们心中最难以忘怀,感恩一世的老师。

    尽管我们接触得不多,可是我却完全可以感觉得到叶老师是一位极其负责极其有想法的老师。他身体力行着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并且不只是单纯的教书育人,更是把一份真诚的心融入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之中。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的教育窘态,社会和学校把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中上游学生上,其所采取的课堂教学,由于人数控制不理想以及一些原因,运用起来有不尽合理之处。多年教育改革却难改现状,然而却也总有一种坚持迎风而立,如沉默巨大黑色的巉岩,不肯退让。叶老师清楚看到了这一点问题,他身体力行参与教育改革,在执教中实践自己的想法,努力塑造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走上成才之道。若人生如逆旅,谁不是行云?唯能纵身化成一道甘泉,向大千世界洒去!

    叶老师说了,尽管学生的成绩品行各有优劣,然而,身为教师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培养优生,这些优秀的学生自学自控能力已经比较强。教师应该多花力气在引导后进生学困生上,这些看似调皮的学生背后往往有家庭和自身的各种因素,或许很多人都采取放弃他们的想法,听之任之,然而,你多花点时间,却会对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其最特别的存在意义,信任优生,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引导后进生,让他们也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才是教师应该做的。因此叶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在与这些学生交流沟通以及家访上面。叶老师的学生蒋煜就说了“对待学生上,叶老师对待优生十分信任,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和探索,又能在他们需要时给予恰当的指引,而对待后进生,叶老师更是下足了功夫,与他们关系很好。”

    “教师的神圣之处正是帮助这些困难的学生!”当我看到叶森云老师笃定地说出这样的话语时,我深深地感动,为这名热情饱满真诚的人民教师,为他的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不得不提的是,叶老师虽然才执教十二年,却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他认为学习应当讲究方法,他所提倡的“导学法”、“归纳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叶老师鼓励学生自学,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叶老师倡导的学习方法,以及其生动活泼的课堂,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吸收了知识,他的学生都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他的学生陈烨说了“叶老师最特别的地方应该是他的上课方式,叶老师知识面很广,视野开阔,上课时经常联系课外知识及时事热点,而且讲究方法,课堂生动,谈吐幽默,同学们都乐于接受。”

    叶森云老师专注于他的教育事业的同时也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的兴趣广泛。业余喜欢写作、练字、下棋、唱歌、运动,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每一天的生活。他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生活艺术家,兼具着文人的气质。他不仅工作,认真工作,享受工作,而且,享受生活。

    当我谈笑说着,叶老师这么年轻就取得这样的硕果,的确是十分不易。叶老师却笑笑谦虚说,什么硕果,只不过各尽其能罢了,人生总是需要一些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有过成就却不曾止步,就这样,叶森云老师轻描淡写地抹去自己头顶上的光环,在未来的旅途中继续奋斗,愈走愈远。我想,在他的世界里,一定有一座的花园,盛开着绚烂的花朵。这些花朵,有他的理想追求,有他对学生的殷切期盼,有他的才能展示……

    走路的人,路在脚下,铸路的人,路在掌中。且看叶森云老师用他磅礴丰沛的生命铸出一条条大道!

《青年之友》第2期2010.3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