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三十年春秋易序,回忆起当年在 母校的时光,陈艮坤有太多的感慨。那时的学校 规模不大,不过三栋宿舍楼、一栋教学楼、一个 篮球场、两千多学生而已,但踏实奋进的学风却浸染有色,润人有声。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 师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奋进,狭小的校区里充满着蓬勃的朝气、昂扬的活力。罗炎成老师是陈艮坤的辅导员,也是对他影响至深的老师。 “罗老师带我们时还是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就来 当我们的辅导员,非常的年轻。我记得我有一次 在学校生病发烧,全身酸痛,是他帮我按摩缓解 疼痛,让我真真切切地在校园里感受到了温暖, 我非常感谢他。”罗老师真正的魅力不仅止于关怀,更在于解 惑。在校期间,陈艮坤曾一度陷入“继续学习还 是出来工作”的内心挣扎,在举棋不定的时,罗老师以兄长的口气,只说了一句: “学历拿到, 学识砸牢,出社会的路才会真正的宽起来。”看似不经意,却一语值千金,改变了陈艮坤一辈子 对于“学识”的认知, “没有他那时的这句话, 真不敢想象今天我会是什么模样”。
“成就感”是青年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添加剂,陈艮坤大学时尝到的第一份成就,也与罗老师息息相关。当外语系在第一届校排球赛中拿下冠军时,陈艮坤还只是场下后勤而已,第二届时,老班底的主力队员差不多都毕业了,从来没有打过排球的陈艮坤临危受命,被辅导员罗炎成 推到了人生的前台。这一推,就像是一场严肃的 成人礼,陈艮坤突然就明白了“信任”与“责任” 的份量,小宇宙突然炸裂,在赛前一个多月的时 间里,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对着操场的那堵墙,100 下、500 下、1000 下、10000 下,一下下的把自己硬生生的砸成了球队的主攻手,并帮助球队 顺利蝉联冠军宝座。
“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也许,那几场排球赛,无非是学校活动的过眼云烟,那个冠军也不过是外语系众多荣誉中一个浅浅的痕迹,但于陈艮坤而言,却是一颗种子,一颗“践履知行”的种子,在之后的人生中,它在陈艮坤的心头逐渐长成了一棵参天的大树,撑开了自己一方郁郁葱葱的小世界。
1995 年毕业,陈艮坤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但 陈艮坤心中一直清醒地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天地。几年后,陈艮坤辞职下海,带着当年排球场上“践履知行”的勇气南下深圳。而迎接他的 第一道难关马上就来了,陈艮坤很快就发现自己 的知识结构相比于周边的人完全不够。怎么办? 回头?回到以前那份“舒服”的工作中去吗?“当 年我从来没有摸过排球,不也砸出个主攻手嘛! 不会没什么,学就是了!”陈艮坤第二次辞职了, 不同的是,这次不是下海,而是深造。2006 年, 他先是在北京大学取得了 EMBA,后又到北京印刷学院进修。陈艮坤提到, “这段历程像是有一 双‘看不见的手’推着他往前走。一是他自身的 进取心;二是在知识结构不足的情况下,环境迫 使他要去学习。”2008 年陈艮坤回到深圳, “前度刘郎今又来”,他很快便在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谋到新的岗位,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平台大了, 眼界更大了,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知识不够了。 “知识就是这样,学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欠缺的更多。”之后,陈艮坤多次到美、英、澳等国 的世界名校进行访学交流,事业重心也逐渐往国际教育的方面转移。这一路走来,陈艮坤认为无论是现在从事的教育产业还是国际教育、教育科技这几方面,其实自己的就业轨迹并不如外人所 见的那般复杂,因为它们向上溯源,全部都能找到母校的英语专业。“母校是学习能力打基础的 阶段,毕业后是自我不断进取的过程,这个过程 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有自我不断学习的能力,二 是要有挑战自我的勇气。”一个专业,一个排球赛季,带给陈艮坤的,是一种深度的生命体验!
谈起自己作为福州校友会的会长和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的副院长,陈艮坤十分感谢 母校的信任。这些年母校的发展十分迅速:一是 学生规模,从两千多个学生直接增长到了两万多 个学生;二是一校两区(北江滨和圆山两个校区); 三是 2013 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21 年获 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在已经是福建省“双一 流”建设高校,陈艮坤感到非常自豪。对于在校友会的任职工作,陈艮坤形象地说这是一种责任 和担当,为福州的校友搭建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 平台,以服务社会、服务校友、服务母校。作为 校友,陈艮坤也谈到了自己和母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母校对我们非常关心,也很关注我们的发展, 这种感觉像是多了一份牵挂。”陈艮坤也对校友 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期望,他希望校友会可以依 托母校这个平台,多一些资源方面的链接,将校 友和校友之间的横向平台打通,让校友之间的资 源联合共享。
同时,陈艮坤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建议在校 的学弟学妹们,在大学里第一要务是要重视专业, 将自己的专业课学懂弄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顺利完成学业。第二是注重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能 力,例如参加部门、社团的工作,多参与举办大型的活动积累经验等。陈艮坤强调, “个人的学习能力永远是最关键的,这是我这么多年最深刻的体会”。只有不断地学习,有一颗积极向上的 进取心,多学多看多练,拓展自身的学习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首自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人生,陈艮坤多有感慨。在他看来,人生的方向总在不停地调整。 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段人生经历中都选择用心去拓展,保持学习的状态,针对实际问题及时扩充知识储备,扫清知识盲区,获得提升与进步,为自己挣得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