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

他为“龙江精神”的传承而坚守----访81级校友漳州市“龙江精神”展示馆馆长林兆明

发布时间:2018-09-2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林兆明,男,1957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龙海市。1981年2月毕业于龙溪师范大专班(今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民俗学会会员、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编《龙海·台湾习俗大观》《龙江精神读本》等多种书籍。正式出版个人民间文学专著《两瓮银元》《选村长》《闽台年节习俗》《龙海民间谚语俗语解读》《龙海民间歌谣解读》,创作《三轮车夫的歌》《来去白礁拜真人》《龙海小吃真正港》《人生路顶牵手行》等多首闽南语歌曲和《故里锦江》《月港故事》《爷爷心中的歌》等国语歌曲。


其中:《三轮车夫的歌》荣获第三届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银奖、漳州市第五届百花文艺奖、福建省电视文艺二等奖。《龙海小吃真正港》荣获福建省电视文艺二等奖、福建省一市县一歌优秀歌曲奖、漳州市第七届百花文艺奖。《闽台年节习俗》、《龙海民间谚语俗语解读》分别荣获漳州市第三届、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龙海民间谚语俗语解读》荣获福建省首届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故里锦江》荣获漳州市第八届百花文艺奖。


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有一个龙江颂歌文化园,这里是著名样板戏《龙江颂》的故事发生地,也是“龙江精神”的发祥地。九龙江水缓缓流淌,富丽的漳州平原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开,天清日白,远山含笑。


为了接应找不到路的我们,林兆明先是把车停到了园内,又步行千米之外出来接应,他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沉静的笑容中带着一点点腼腆,话不多,笑起来慈眉善目,一看就是个睿智内敛的人,无怪乎,他可以25年如一日,平心静气只做一件事情。说起龙江颂,说起龙江精神,他马上像变了一个人,指点江山,意气风发,“67年这里建了西溪桥闸,69年重新上马,为什么选这里呢,因为西溪连通大海,随着潮汐可以涨潮退潮,潮水影响力量最小,也不用考虑会不会堵别的河道,还可取最近的地方进入九十九湾干渠……”

1963年春天,九龙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为了抗击特大灾害,保证春耕生产顺利开展,龙海县委决定堵江截流抗旱保丰收。随后,堵江截流抗旱过程中舍己为人、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传颂。“龙江精神”被改编为京剧《龙江颂》,唱遍大江南北,名扬全国。


然而,随着年代更迭,人们对“龙江精神”的关注越来越少,年轻一代更是完全陌生。从90年代始,林兆明一直在默默的做着收集整理和传承的工作,他牵头编写《龙江精神读本》《时代精神的典范》等书籍,撰写、组稿、编辑、校对、印刷都是一个人;他不断丰满着“龙江风格纪念馆”,自愿当起义务讲解员,每天都要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龙江精神”,声情并茂,从不嫌累。他与“龙江精神”结缘,迄今已逾二十载,期间经历四次办馆,从起初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以及无怨无悔,林兆明全身心都扑在了如何让“龙江精神”更快更好地得到传承的这件事上。


出生于1957年的林兆明,今年已经62岁了。他当过中学教师,机关干部等诸多类型的工作,闲时热爱民间文化,已出版多本民间文学专著,也创作了多首闽南语歌曲,对于闽南这片土地,及其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他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

1993年,林兆明还在在龙海市委宣传部工作。那年是“龙江精神”诞生三十周年,林兆明接到了宣传“龙江精神”的任务,需要去收集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当时,他心里是为难的,30年时光,改变了许多东西,历史已经遥远,相关人物散落天涯,要找材料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这点他深深知道。


但,任务毕竟已经指派,林兆明也只好应承。没线索没头绪,半个多月过去了,事情一点也没有推进。恰在这时,一位同事听说有个叫庄村的老先生收藏了许多当年现场拍摄的照片,林兆明便抱着一线希望寻去。庄老先生当时已经80多岁,行动有些不方便,但当得知林兆明的来意后,老先生竟然拿出了一把梯子,颤巍巍爬上小阁楼,把一摞有关堵江抗旱和“龙江精神”的照片,全都拿了下来,还一一向林兆明介绍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当时事件的情景。“你不知道,当时洋西大队300多亩的小麦和甘蔗都快收割了,但是为了下游的田地能够插上秧,大家都没有二话,不仅负责接待3000多名民工,还献出50000多斤茅草,要知道当时大家其实都很穷,有这种境界非常非常的难能可贵……”说起往事,庄老先生眼含热泪,而他所提供的照片也给了林兆明身临其境的震撼,他忽然觉得,重新整理龙江精神向后辈展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再困难也得做好!


拜访庄村之后,林兆明开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搜集整理资料的工作中来。为了收集更多文字材料,他带队去漳州市图书馆陌生拜访,时至今日,林兆明还记得当时的图书馆馆长张大伟,他一听说是要创办龙江精神纪念馆,立马握住林兆明的手,一连声说“好好,龙江精神好啊!”旋即,在没有任何证明的情况下,他大开绿灯,让林兆明直接进到了存放报纸的档案室。一连三天,林兆明都泡在里面,只有到饭点,才出来快快吃个盒饭,在外面的走廊上来回走几趟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又进去浩如烟海的报纸堆。堆积如山的旧报纸,林兆明都当成了宝贝,他一叠一叠地找,一捆一捆地翻,尽可能地把有用的资料都抽出来,先归拢,然后再细细查看。旧纸堆散发出的异味,夹杂着多年积淀的灰尘不时钻进鼻孔,午后阳光射进来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光线中粉尘飞扬,浓密而厚重。有鼻炎史的林兆明喷涕连连,一边翻报纸,一边擤鼻子。多年未翻的报纸已经脆化,只能小心翼翼的,连打喷涕都不敢太大声,委实难受。但,那一次的寻找,收获颇丰,林兆明得到了许多很难找到的独家手稿,在当年没有电脑打字和电脑喷绘的年代,这些手稿,一旦丢失,则很难再找回来。


似乎从第一次开始,林兆明这个名字与“龙江精神”再也不能分开,每次建馆移址扩大,领导总是不会忘记他。在龙海,只要说起《龙江颂》和“龙江精神”,人们立马就会联想到林兆明。龙江精神发源地的洋西村村民,更为他深深感动,只要有和龙江精神有关的好东西,就会急着跑来与他一起分享,有的还专程拿来送予他,为馆里多增加一个摆件。


从1993年至今,林兆明参与四次建馆,还常常自掏腰包去复印,跑别的城市去采访。从起初的整理资料,编辑相关丛书,发展到实地寻访相关人物。用他的话说,他害怕当年的人们一个个老去逝去,以致这段历史再无可触摸的真实;他又害怕如果仅是留存平板的书面资料,后来者们将无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当年截流堵江自毁良田的龙江事迹中那一个个伟大的灵魂。


林兆明开始利用空闲时间,背着照相机,带着外聘的摄像人员,一起去寻找当年参与堵江抗旱的当事人和宣传报道龙江精神的记者们。林兆明说,这些人都是“龙江精神”的亲历者、见证者,且多年岁已高,趁着老人们还健在,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自他退休后,一直为留下相关影像资料多方奔走。

但是,这些老人家年事已高,有的甚至已经变样痴呆,儿孙辈不想让人打扰,每每为了拍摄采访,林兆明总是要沟通许久,“费尽心机”。


汤印光,芗剧《碧水赞》的作者,当林兆明好不容易找到他的时候,他在电话里直接拒绝,他说:“我已经老了,过去的事情就算了,有些往事我也记不清了!”林兆明很受打击,但并不想轻易放弃,他“曲线救国”找到汤印光的弟媳妇,锲而不舍的多次电话联系沟通。终于有一天,汤的弟媳妇打来报喜的电话,她说,“老大哥同意了,这事要快,以防老人家容易反复。”林兆明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赶紧跑到摄像公司去要人,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但人家第二天有拍摄任务,抽不出人。林兆明急得直跺脚,摄像公司只好到别的公司去抽调人,配合出行。那一天的剧情,最终以喜剧收关,汤印光被林兆明的执着打动,耐心配合回答了许多问题,这些后来都成为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他去福州费尽周折找寻《龙江英雄谱》的作者俞月亭;他越洋电话采访远在新西兰的连环画作者陈明杰;他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了当年的榜山公社的妇女主任……为了解那段历史,他通过种种渠道多方找寻,直至找到当事人,让他们讲述当年的情景。林兆明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他要将这些采访的摄像素材做成纪录片,让当年的情景重新浮现,给予后辈警示,而这也将是有关龙江精神的第一部纪录片。


秉持一份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历史责任感,林兆明自觉充当起守望者的角色,像个战士,天天为“龙江精神”鼓与呼。他希望,龙江精神可以成为人们日常处理人际解决矛盾时的的精神坐标;他更希望,这种划时代的人性之美,能够代代传承,教育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璀璨光芒。


采访的最后,林兆明给我看了由他作词的“龙江精神”相关歌曲《爷爷心中的歌》----爷爷心中有首歌,唱过千遍万遍不嫌多。它像一缕和煦的春风,温柔的吹拂我的心窝。爷爷心中这首歌,唱过高山,唱过湖泊;唱过长江与黄河,它唱红了祖国万里山河。龙江儿女无私的胸怀,吟唱着舍己为人的赞歌……我想,这也是林兆明先生心中最美的歌一首。


守望,守候着自己心中一个美好的期望!生活中难免有许多不如意与不顺心,但当你坚持去做一件事情,把个人利益抛到脑后,则往往能得到更多。在追寻“龙江精神”的过程中,林兆明内心已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内化的秩序,努力的去想去协调去践行,他认为这是自己生命的独立意志和存在意义。守望已成历史的“龙江精神”,守候被浮躁社会逼仄下的那个渐渐消亡的单纯的梦想!坚持着、改变着、期许着,愿自己心中那份美好的执念,可以打动更多后来者,更希望在忙忙碌碌的现代差事中,有一个光风霁月的桃花源,只留给精神。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