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

逐梦人生 ——访青年作家吴淑平(采访时间2004.3)

发布时间:2011-10-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逐梦人生 ——访青年作家吴淑平(采访时间2004.3)

     吴淑平,男,1990年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任过中学教师、深圳市政府信息中心编辑,麦当劳(中国)深圳总部策划师、策划经理、港资企业总经理、报社编辑记者等工作。著有经济学著作《连锁店策划》,其多部畅销长篇小说已由作家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2003年以两篇小说《放爱一条生路》和《这种感觉你不懂》开价百万拍卖版权创下“中国文坛同时拍卖同一作家两部长篇小说版权先例”,“卖长篇小说版权最快的作家”,“叫价全国有史以来最高”等五个全国文坛第一,被媒体称为“中国入世文学作品拍卖第一人”,并称其行为是“文学作品走向市场的真正标志”。现任深圳某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我们是怀着激动与不安的心情拨起吴淑平先生的电话,因为我们还不知应如何去采访这位让香港凤凰卫视都要排队访谈的新闻人物,直至电话接通后对方一句亲切地:“您好,我是吴淑平。”让我们释然了许多。于是在闪烁的电脑屏幕前,通过视频访谈,我们走进了这位青年作家成功背后颇具色彩的奋斗历程。

    “一个人应懂得如何去设计自己的人生,有了梦想就应该去追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吴淑平的文学情缘始于小学。那时他已懂得如何用美丽的文字来勾勒自己的远大志向与青春梦想。初中时,他开始在大小刊物上发表散文、诗歌,俨然是同学们羡慕万分的“小作家”。于是成就一名作家的理想就成了少年时期的吴淑平最大梦想。1988年吴淑平考入了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他欣喜万分,因为他觉得自己离文学越来越近了,并下定决心今后要走文学这条路。在缪斯女神的召唤下,他将师院当作自己文学梦想起飞的始点。大学期间,吴淑平除了完成学业外,还经常进行文学创作,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师院的图书馆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他把能成天泡在图书馆里当成了最好的消遣方式。“一直处于文学饥渴的状态”是他对自己当时读书生活的概括。大学毕业时,吴淑平竟然写下了几十本的读书笔记。

    从大一开始,吴淑平就经常发表文章。当时《闽南日报》社址在漳州师院不远处。报社人员每天都会把当天的报纸贴在大门口,吴淑平几乎每天第一节课一下课,就跑到报社门口先睹为快,看看是否有自己的文章发表。这成为了他的一大乐趣。那时候,师院学生的生活费大都是五六十元,而吴淑平每个月收到的稿费就有五十元左右。以至他每次去校门口收发室领稿费单时,一位女工作人员常常羡慕地说:“吴淑平真不简单,可以养活自己了。”但吴淑平并不满足这一点收获,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心中有更高的文学追求。

    今年是漳州师院九龙江文学社创社十五周年,身为当年文学社创办人的吴淑平满怀豪情地向我们回忆了当年创办文学社的苦乐经历。88年入学时,爱好文学的吴淑平发现若大的师院竟然没有文学社,这使他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凭着对文学执着的追求与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一向腼腆、不善言辞的吴淑平鼓起勇气找到院团委,提出组织文学社的看法。为创办文学社,吴淑平曾经兴奋地几个晚上睡不着,付出了许多辛苦的汗水。当年大家都没有创社经验,社团联合会主席只好让吴淑平先组织社团,拟定章程,然后再批准成立。于是吴淑平就组织了30多位文学爱好者成立了被他们戏称为“非法组织”的文学社,他还以九龙江文学社为活动中心,组织漳州各大中专学校成立青年文学爱好者联谊会,他被大家推选为主席,风风火火地开展各种文学活动。吴淑平甚至还率领社员到厦大与厦大学生开展辩论赛。文学社一下子成了学校里最活跃的社团,并在漳州、闽南一带打出了自己的名气。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活,吴淑平感慨地说道:“我的大学生活是很充实的,大学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个人的才智与心智在这个阶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一个人应该懂得及早设计人生,懂得去追逐梦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他觉得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是要接受大学人文环境的熏陶,塑造自己的品德和世界观,二要拓宽知识面。有了丰富的知识而加上良好的品质,当机遇来临时,就可以增添自己在前途选择中的砝码。

    “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功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90年大学毕业后,吴淑平回到诏安任中学语文老师。但就是这样一份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在三年半之后却被他毅然决然地舍弃。因为心志越来越高的他发觉教师这份工作已经承载不了他的理想。渴望攀登人生高峰,追逐文学上的进一步造诣,吴淑平在众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南下深圳闯荡,他坚信自己的骨子里头有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抗争力在召唤着他向更高人生目标进军。

    当时,吴淑平并未完全意识到,正是这一抉择使他不知不觉登上了人生的一个新台阶。

    在深圳,吴淑平先后做过深圳市政府信息中心编辑,企业策划经理,港资企业总经理,报社编辑记者等工作。一连串的工作转换,不同职业角色的体验使他体会到挑战生活,挑战命运的惬意与满足。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他一步一个脚印验证着自己的价值。从最初对企业策划一无所知到成为今日深圳企划界名人,吴淑平付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与拼搏。正是凭着一份才情与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吴淑平硬是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闯出一番天地。他曾经成功地为麦当劳策划,开拓近60家连锁店。他坚信: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功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对于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吴淑平深感大学时期的经历对他人生道路影响很大。他永远记得林继中博士(当时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在一次会议上讲过的话:我们的学校虽然没有什么大名气,但人不能靠校徽来提高身份,有本事,用你自己来给这块校徽提高知名度。这句话对吴淑平的影响很大,以至他每每都用此来鼓励自己。他想,鲁迅也只是毕业于日本一所普通的中专学校,但他却能在名牌大学做教授,而且对几代中国人产生影响。显然,自己的努力比学校的知名度更重要。所以,无论吴淑平走到哪里,他都自豪地说:“我是漳州师院毕业的”。尽管很多人没有听过这所学校,他却从来没有自卑过。后来,他虽然在业余时间读了中山大学本科,进修过北京大学网络课程,但他一直以漳州师院毕业生自居,甚至在接受全国各大媒体访谈时,他都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我毕业于漳州师院中文系”。1999年,吴淑平任北京一家IT公司总经理。当时,他的手下就有两名北大博士后毕业的,他觉得北大毕业生能够做到的,师院学生同样能够做到,甚至更出色。

    回忆师院老师对其影响时,吴淑平特别提及邱煜焜老师、王义武老师以及黄清河老师对他的指导及影响。当得知邱煜焜老师一直关注并及时收集他的出书情况时,吴淑平的言语里充满了对这位可亲可敬的七旬老人的感激之情。他说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正是这些老师的不断关注和鼓励,鞭策着他努力奋斗。

    “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谁没有为理想去努力,谁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

    吴淑平在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呆过,在外企长期工作过,“漂”过了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事,经验丰富,想象力也丰富,他把这些经历都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以至于《中国青年报》,《深圳都市报》,《南方日报》等媒体评论说,吴淑平的小说“真实的,令人震动”。以改编池莉、苏童小说出名的北京著名影视策划人黄诚坚也表示,他愿高价买下吴淑平小说电视剧改编版权,正是因为他的小说很特别,与以往的名作家不同,他的作品既有网络文学的轻松、快节奏和可读性强的特点,又具有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

    “我一直相信生活总会善待每个人,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过程,谁没有为理想去奋斗,谁到死亡之时就会后悔,我的作品之所以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因为里面有着我对生活的理解。”吴淑平淡然从容地说道。他觉得自己并非他人口中的“成功人士”。“其实,我离成功还很遥远,我的文学梦刚刚扬起风帆,我会继续走下去。”

    “我对母校的感情,正如我对自己的母亲一样”

    在采访的过程中,吴淑平多次流露出对母校的怀念之情。他说这些年在深圳打拼,竞争激烈,不进则退,已经多年没回故乡看望亲人与母校。对家里来说,吴淑平是个地地道道的孝子,他想,他对母校的感情也是跟自己对母亲的感情一样的,毕竟他的人生梦想是在师院启航的。今年是吴淑平文学作品丰收年,他的散文集《智慧改写人生》将于四月底出版,五月初,四川文艺出版社将推出他的长篇小说《梦里不知身是客》,6月底,作家出版社将推出他的长篇小说“新感觉系列”之一《这种感觉你不懂》;7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推出他的长篇小说《只露墙头一半身》;今年下半年,还将有《非常校花》(暂名)等其他长篇小说出版。等忙完这些事,吴淑平希望能回母校看望那些可亲可敬的恩师,看看他梦回千转的漳州师院。

    “我觉得自己刚刚走过人生道路的一个驿站,努力地使自己每一次角色转化都能成为梦想的实现,人生境界的提高。因为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阶段和同个地方,他应该以更高昂的斗志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吴淑平淡定地说,“当许多人已经变得平庸时,我希望自己依然还是在路上。”

 

原载《2004“两赛”专辑》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