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

朴实无华述春秋 ——访漳州市华安县政协副主席赵伯华(采访时间2008.3)

发布时间:2011-10-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朴实无华述春秋 ——访漳州市华安县政协副主席赵伯华(采访时间2008.3)

    赵伯华,1954年10月出生,福建华安丰山银塘村人,1973年1月毕业于丰山中学高中部,1980年毕业于龙溪师范大专班,历任华安一中校长,中共华安县委宣传部长,华安县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华安县数理化学会理事长等职务。1999年1月任华安县政协副主席,兼任县总工会主席、县文联主席、县关工委主任。是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化学会会员。先后撰写《学校管理改革系统四要素》、《谈中小学教育链接若干问题》等10多篇文章,分别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等CN刊物上。先后获福建省首批庄重文优秀校长奖,省首批优秀青年教师、市首批教坛新秀、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获省教改优秀成果奖、市首批直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夏日的午后,带着些许紧张与激动,我拨通了赵师兄的电话。接到采访赵师兄的任务后,我反复看着他的简历,却一直不知该如何与这位业绩不凡的长者交谈,但在接通电话时,电话的那一端传来亲切的问候——正是这声问候化开了我内心的焦虑。在我说明事情的原委之后,赵师兄欣然接受采访,而我也有机会领略师兄的名师风范,聆听师兄的谆谆教诲。

    忆昨日,风华正茂时

    从政十数年的师兄至今仍怀念在那三尺讲台前的感受——“在从政与教学之间,我更喜欢当一名教师,在讲台上可以直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所教的学生将来能够超越自己。这样的工作更实在,更有意义。我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为他们的这份热情而欣喜。”当初,也就是因为这份可贵的真实感,师兄选择了师范这个专业。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凭借自身的努力,师兄来到了龙溪师范大专班,即漳州师范学院的前身,于1980年毕业。虽然大学生活只有短短的两年,但这却是师兄极为珍贵的记忆。

    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是很好,简陋的教学楼,落后的教学设施——没有抱怨,相反,在那个经济贫困的年代,难得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大家都非常珍惜,想得更多的只是加倍努力。每个人都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师兄也不例外。

    谈及大学生活,师兄仿佛走进了回忆,向我娓娓道来:那时学校的条件是差了点,但老师都是十分优秀的,他们爱岗敬业,他们的人品、师德令人尊敬。对于他们的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可能会过时,但世界观、方法论是不变的,从他们身上学到的良好品格是最有用的东西。而师兄正是被他们表现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染,特别是教授有机化学的傅如悦老师,她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关心学生;还有教学法老师,当时教育学院的化学组组长傅文川老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严格,都给师兄留下了深刻印象。师者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学者。师兄在这些老师那里学到了专业知识,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也学会了处事待人的方法。

    那个团结和谐,且有着很强凝聚力的班级是师兄的一份骄傲——正是这样优秀的班集体,成就了不少卓越的人。“其实说一个人卓越,不是看的社会地位,而是看这个人是否有为社会尽自己的力量,对社会做出更多有益的事。”

    大学里,伴随着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的,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师兄在宣传方面有特长。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也是校学生会宣传部的副部长。这些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兄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后来师兄担任班主任、校长等工作都有所帮助。

    谈教诲,望桃李芬芳

    大学毕业后,师兄被分配到华安一中任高中化学老师,并以班主任和普通教师为起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成长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和省重点中学的校长。荣誉没有使师兄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与学校其他领导成员一起进行管理改革,推行以校内结构工资制、年段教学负责制、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校内管理改革方案,取得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历史水平的新记录;同时,努力完善学校各种设施,使学校达到省二类校标准。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师兄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为两点:良好的师德和过硬的教学业务素质。

    师德的核心是爱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弟妹或是子女,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品质,也是其基本素质。

    一个老师,若不具备过硬的教学业务素质,那么他就不是一名称职的老师,也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师兄说:“你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立足在三四年内过关,在五年后精通教学内容。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之终身受益。”的确,知识一直处于更新变化中,目前获得的都只是暂时的,而学习是终身的,作为一名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找寻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看今朝,说深深期望

    回想过去,师兄是那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相比于老三届、文革时那些渴望学习却没有机会读书的人来说,他说他是幸运的。

    如今,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情况与当时大有不同,大学生面临更多选择,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他希望当代的大学生能够珍惜学习的机会,掌握本领,适应社会。“现在,社会的竞争不言而喻,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所以步入社会前我们必须有所了解:社会的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作为年轻人,我们不应埋怨社会,而要提高自身素质去适应社会,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从方方面面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形成自己广阔的知识面,并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树立培养自己、发展自己的意识。”把握大学宝贵的四年,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听着师兄诚恳的话语,我的大学目标逐渐明晰……

    “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如烙印般印入我的心里,要做到这句话中所讲述的内容其实不难,难在持之以恒。这是师兄的人生信条,他已默默地履行至今。敬佩师兄这种坚持的精神,我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能象师兄那样拥有这份坚忍。

    访谈中,师兄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踏实勤恳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我。通过这次采访,我受益匪浅。学会慢慢改变,让自己更加优秀,大学这四年能给你很多,这段岁月必将成为你一生的财富。珍惜现在……

                                                                                                                  2008.3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