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

只要有1%的可能 就要把它变成100%的现实 ——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张兴祥(采访时间2003.3)

发布时间:2011-10-1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只要有1%的可能 就要把它变成100%的现实 ——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张兴祥(采访时间2003.3)

   

        很早便在老师和学长那儿听说过张兴祥老师的名字,因为他在大学中不平常的经历,因为他的才气,更因为他的三次人生转折所体现出的“闯荡的精神”。1988年,张兴祥考取漳州师院数学系,由于他在文学上的突出表现,1989年破格转入中文系学习,1993年毕业后以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97年考研入厦门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从1989年开始,他以笔名“水牙”“牧舟”在国内正式报刊发表文章,迄今为止,已先后在《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光明日报》、《诗潮》、《青年作家》、《福建文学》、《赤道风》(新加坡)等国内外70多家报刊发表近400篇作品,并在全国、省、市文学大奖赛、征文比赛中荣获过30多次奖。

 

 如约来到厦大,午间的阳光播洒着校园的角角落落,青年学子或步履匆匆,或悠闲地在草地上、林荫处看书。走在这座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心中有着向往与激情,同时也洋溢着对这次来访的期待和兴奋。在经济学院办公室,张兴祥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在开场白里,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不要把他当作一个“成功者”来描述,他更愿意与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10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如果这些东西对师弟师妹们有益,那将是他莫大的荣幸!

 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早在中学时代,张兴祥的写作才华就已崭露头角。虽然他在理科班学习,不过,学校的每次征文都被他拔了头筹,他的作文还在市级比赛中获过奖。这些小“成绩”,在别人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他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有一颗种子在他内心深处悄悄发芽。不知不觉地,他迷恋上了写作。平时,同学们每写一篇作文,他就写三、四篇,几个学期下来,作文本已垒了一大摞。读高二时,他还撰写了一部2万字左右的小说,其创作劲头可见一斑!

 

 然而,鬼使神差,1988年秋他却被录取在漳州师院数学系。不用说,他是带着“文学之梦”踏入大学门槛的,对于数学,他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他没有因此消沉下来,而是向往另一片蓝天,以近乎迷狂的热情投入文学创作。在数学系学习的那一年里,他无一遗漏地参加了校内大大小小的征文比赛,而且每次都名列前茅。师院广播电台的“校园文学”栏目,几乎天天都播出他的作品。同时,他的作品开始发表于全国性的报刊,其中一篇作品在“建国四十周年”征文大赛中获奖并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一时间,他走红校园文坛,成了师院小有名气的“才子”。这些,无疑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也更坚定了他对文学的执着探索与追求。

 

 1989年秋,张兴祥终于如愿以偿,转入师院中文系学习。谈起这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他满怀深情地提及他的恩师──邱煜老师。正是他与时任中文系副主任的邱老师在师院图书馆的那次“偶遇”,这次“偶遇”,使邱老师有机会与张兴祥亲切交谈,也促成张兴祥决意走文学的道路。之后,在邱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张兴祥顺利地办理了转系事宜。

 

 由纯理科转向文科并非易事,而在转系后又能取得斐然成绩更是难上加难,可是,张兴祥却做到了。大学毕业时,他的综合积分名列全年级第一,并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70多篇。谈起这些,他感慨地说:“大学五年,最大的收获是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认准了一条路走下去,就不会给人生留下遗憾。因为,人都是有潜能的,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把它变成100%的现实!”

 自我满足,是一个人精神上最大的灾难

 大学毕业留校后,张兴祥老师担任中文系写作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此期间,他继续他热爱的文学创作。如果张兴祥是一个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开拓者,那么,他同时更是一个勇于挑战、富于冒险精神的攀登者。面对取得的成绩,他并不满足。他始终坚信,一个成功者心中永远有幅蓝图,这份憧憬能不断激发其内在的创造力;只有不断地寻找目标、寻求突破,才能把梦想和渴望变成现实。他说,自我满足,是一个人精神上最大的灾难!正是对生命的深刻体会,他毅然选择了考研。

 

 1997年,他考入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他是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文系博士导师李国正教授的“开门弟子”。在李教授的指导下,张兴祥潜心钻研儒家经典著作,并在甲骨文、金文等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他经常出入于厦门大学图书馆古籍室,翻看那些千疮百孔的线装书,为摸索一个字的来龙去脉而辗转反侧、费尽心机。在读研究生的三年时间内,除了数十篇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问世,他在语言文字考证方面也不含糊,先后发表了《闽南古代有野象》(《厦门日报》19991223,《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719)、《“毒其心”解》(《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老板”原来是大钱》(《咬文嚼字》2000年第6期)等10多篇学术性文章。很难想象,一个充满激情和诗意的人,拨弄起枯燥的文字来,也是那么有滋有味!而所有这些,是他那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动力使然!

 闯荡的精神:不怕从零开始

 在人生每一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张兴祥都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正如他一再强调的,“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把它变成100%的现实”,哪怕一切从零开始,他也无怨无悔!

 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可谓张兴祥的第三次人生转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在2002年全国同类院校中综合排名第四,这里有好几个国内经济学界享有盛誉的泰斗型学者和一批中流砥柱的各学科学术带头人。身处其中,耳濡目染,张兴祥开始对经济学也饶有兴趣。由人文学科转向以前十分生疏的社会科学领域,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然而,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中,强烈的危机意识再次激起了张兴祥勇于挑战自我的激情与动力。凭着一股主动出击、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闯荡精神,他开始了一次“闯荡生涯”。

 解读爱因斯坦(注:他撰写的“爱因斯坦启示录”系列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刊出后,曾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厦门大学学报》转载),也许可以视作他人生转向的某种标志,也是他选择走学术道路必要的思想准备。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的:“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具备内在的‘科学精神’,才能使科学技术内化为人的‘知识资本’,才能使人成为驾驭技术的主宰。”显然,张兴祥正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他的思想也日趋成熟。

 在加快学科知识转换的同时,张兴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了重新规划。他认为,在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社会,具有前瞻性的策略与规划对一个人的一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经济、年龄、时间、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使自己“可持续发展”。他说“最初的灵感”加上“理性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成功就不会是“水中月”“镜中花”。他清楚地意识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决不是他人生的终点站,而是另一个全新的起点。谈话间,他笑称以前的经历如“人生变奏”,真正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在人生的变奏曲中,我已习惯于从零开始,”张兴祥自我解嘲说。当然,这个“零”是更高层次的“零”,他力求把自己的人文学科优势发挥到经济学领域,寻找二者最佳的结合点。从他近期发表或收入论文集的《重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若干问题》、《“李约瑟难题”与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关于西方财富观念的历时考察》等6篇学术论文看,张兴祥似乎已“登堂入室”,并向新的目标迈进。

 后记

 采访结束,走出掩映于绿荫丛中的经济学院大楼,突然想起张兴祥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你别小看这幢陈旧的大楼,它可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的确,这是一个培养知识精英的地方。我们衷心祝愿张兴祥老师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中走得更稳、更好!

 补记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一阵电话铃声之后,从鹭岛又传来了张兴祥老师考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博士研究生的喜讯。这是他的第四次人生转折,道路更宽广,前程更美好。成功一定属于永不停步的张兴祥老师。

原载《2003“教职赛”专辑》、《青年之友》2003,1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