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

“标”出一片精彩 ——访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兼团委书记王清标(采访时间2007.3)

发布时间:2011-10-1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标”出一片精彩 ——访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兼团委书记王清标(采访时间2007.3)

    王清标,漳州师范学院92级中文系学生,原任中文系团总支副书记、系学生会副主席,院学生会主席、学通社副社长。96年毕业后,分配到厦门理工学院(原鹭江大学)团委办公室工作;半年后,被派到漳州平和后时中学担任副校长,98年回到厦门理工学院担任学生处副处长兼团委书记的重任。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题记

    定是天公作美。压抑了多日的空气在这一刻舒展开来,风儿吹着娇嫩的花朵,草儿摇曳着它动人的身姿,和煦的阳光轻抚着春的大地。今儿起了个大早,领略着一路的风景,我们驱车来到了厦门理工学院。当我的脑海里还在思索着该以怎样的方式叩开今天的采访时,王老师迎了出来,笑着说:“欢迎两位学妹!”这一声让我们倍感亲切的问候,把我们心中的那份沉淀了许久的紧张给冲淡了,袅袅的茶香弥漫着,采访就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92年,王清标老师考入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15年前,漳州师范学院还是个小学校,校园面积小,生活条件也 不优裕,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王老师的学习热忱。刚进大学,他就挑起了班长的担子,处理班级大小事务。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慢慢培养了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渐渐得到团委老师的赏识。93年,他又被任命为院学通社副社长。94年到96年期间,他先后被任命为院学生会主席和系团总支副书记。

    四年的大学时光,白驹过隙,没有目标的人往往到头一场空。谈到这点,王老师感慨颇深。他说道:“大学四年是一个短暂的历程,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在高中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有意识的规划大学生活。”当时的漳州师范学院虽然是个小学校,但校园学习氛围却很浓烈。学校在学习之余,还注重对学生第二课堂技能的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周末文化活动。如此多姿的工作学习对他来说是充满欢乐的,也让他深刻的体会到:虽然每所学校在一些方面有着些许的不同,但是在培养学生方面是一样的,漳州师范学院绝不逊色于任何一所学校!是的,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93年,也就是王老师进学校后的第二年,优秀的他又被团委老师任命为院学通社副社长,这无疑是又一次考验。学通社主要负责对学校各类大型活动的宣传报道,涉及范围广泛,在下了解同学的思想和需求,在上传达老师的学习宗旨、策略,称得上是校园的耳目喉舌。王老师说,这期间,对于他在宣传报道和新闻写作能力方面的提高是巨大的,此外,一些活动的开展也锻炼了他的组织活动的能力。

    “理念超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平台。”谈到学校业余文化生活时,王老师一直重复这样的话,不难发现他对母校浓浓的感激之情。王老师是龙岩上杭人,少时一直生活在漳州平和,但电话里头的他却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原来,王老师在学校期间,还担任过节目主持人,主持了多场综合文艺晚会。身兼数职,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王老师说这是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口才。他还告诫我们,大学生应该针对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自身能力,多参加校园活动。譬如他在学通社,写作水平、表达能力就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这对他以后参加工作影响深远。

    如此繁重的工作,还要保证专业知识不落下,这不是常人所能及的。“这就意味着,别的同学在娱乐的时候,你就得在看书。”是啊,如此种种,要不是因为能耐得住寂寞,哪能今天的成就?

    上帝给了每人一杯水,你从中饮出生活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了我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了每人一杯水,你必须学会从中饮出生活”,那时我还没完全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今天对王老师的采访让我豁然开朗。

    在学习、工作上,王老师顶着别人羡慕的光环,但生活上,他吃的苦却比别人要多得多。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优越,进入大学不久,他便开始做起了家教。一天晚上两份家教,赶两个地方,有时候真的是疲劳不堪,特别是在大冬天,踏着自行车走在冷清的街上,又冷又累,难以道出那是怎样的一份感受。2.5元每个小时,这对家庭富裕的同学来说,不值一提,因为那不过相当于一个冰淇淋,一袋面包,可对于他来说,这意味着他可以养活自己了!王老师说,他大学四年里几乎都是靠自己养活。生活,对于他来说,只能用忙碌,用疲惫来形容。但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强,使他学会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将来接触社会的勇气。

    生活是一面镜子,乐观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微笑;悲观的人看到的则是自己的苦。在兼职家教的过程中,王老师更多的是注重自己在教书育人能力方面的提高,而没有哀怨生活对他的不公。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给予我们很多的思考: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 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96年毕业后,王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了鹭江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前身)团委办公室。半年后,他又被调到他儿时生活的地方——漳州平和县后时中学担任副校长。当时的平和后时中学属省级重点扶贫对象,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较差。吃“惯”了苦的他勇敢地接下了这个重担,他意识到:不能再让学生受苦了!在他任副校长期间,他力所能及的为学校筹划资金,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教学水平。两年的教学生涯,或许是短暂的,但却培养了王老师坚毅的性格,让他总能在苦境中为自己寻找到另一片天空的精彩。

    “在困难的环境中持乐观心态,事在人为嘛!”,老师笑了,灿烂,洒脱。

    两年后,他又回到了鹭江学院,并担起了学工部、学生处副处长兼团委副书记的重任。当初,在漳州师范学院,站在学生的立场,协助团委老师开展活动,积累经验;现在,他站在了一个团委老师的高度,开始参与学生工作。谈到这,王老师颇有感触。他说当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学习愿望特别的强烈,同样的相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思想观念也是比较保守;而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思想也比较活跃,追求个性,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需要,所以在现在的工作当中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融入学生,才能真正的做好学生的工作。

    毕业后的十一年来,王老师一直和学生打着交道,其中的苦辣辛酸,可想而知。可是,他却乐观地说:“学生工作是件辛苦的事,但是很快乐,很有意义,应该用学习的态度去面对新的工作群体。”是的,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吃水不忘挖井人,满怀感恩之心

    现在的王老师,不再有年轻时的那股冲动,增添了几根白发,增添了了几分沉着冷静,增添了……但是,提起母校,涌起的情感还是那道不尽的感激之情。

    “这一切都要得益于老师们的指导关心,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像林春生副院长、邱煜焜老师、钟发亮老师、蔡一鹏老师等等,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他们的敬业与热情,不计报酬的帮助学生,我都铭记在心。我希望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帮助自己的学生。”特别是提到已年过七旬的邱煜焜老师时,王老师说:“邱老师不仅在学识方面有卓实的建树,而且在做人方面更是以他那种坦诚的热情带给人一种永不枯竭的动力,这种热情让人难以忘怀。”

    问及毕业后是否回过母校时,王老师笑了。毕业后的头两年,他还经常回母校,以后工作忙了,机会就少了。去年的班级同学聚会也回来了。看到母校的变化,他惊喜极了,“现在的校园差不多有以前的10倍大,环境、教学设施改善了很多。这是每个校友盼望的,希望母校越办越好!作为漳州师院的学生,你们要好好把握自己今天的学习环境,在大学的舞台上多锻炼自己。”

    行者无疆,且行且歌

    人生就象拼图,我们对将要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每块拼图有每块拼图的景色,每段人生有每段人生的精彩,要想看到最后的整幅风景,你必须不怕麻烦的一块一块的拼起来,要勇于付出实践的努力。关于未来,王老师没有提及太多,他说,学生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只有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格局、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确,教学不是空话,只有不断探索,方有出路。

    访谈接近尾声,内心的涌动一时间却难以抑制。王老师恰似良师,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指导;又似益友,共同品味着学习工作上的点点滴滴。昔日的艰辛努力使王老师有了今日的成就,同时,也让我们更坚定了心中的那份信念,寻觅着自己的未来。

 

原载《2007“两赛”专辑》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